
被時尚圈稱為美國軟裝創(chuàng)意第一人Jonathan Adler,他曾說:“好軟裝可以讓一個家死而復生”合適的軟裝設計可以彌補空間的硬件缺陷,讓家庭變的更加精致和充滿生趣,相反糟糕的軟裝設計更可能毀了你的家。
軟裝的重要性如同人的穿衣打扮,決定了人的感官體驗,能影響居住者的心情,又能展示主人的品味。

軟裝行業(yè)短短幾年時間占據(jù)了裝飾行業(yè)的半壁江山,那么理性分析一下當今這個行業(yè):作為新興行業(yè),正處于紅利時代,也是很多創(chuàng)業(yè)人員的機遇,更是許多企業(yè)的轉型窗口。
“軟裝公司”大部分前身都是做窗簾墻紙和做家具的,通過形式上的轉型改稱為某某軟裝公司。資源是該公司原有的,主體銷售產(chǎn)品也是原來的東西。賣窗簾的企業(yè)依舊以布為主銷售材料,賣家具的依舊以家具為主銷售,其設計人員還處于學習階段或者說其實根本就是由銷售人員充當。另有一部分名稱也不改只是加了一個項目,例如某某家具公司也有軟裝設計師了,可以做全套的軟裝設計了。


“設計人員”,一部分是由原來從事硬裝工作的設計人員轉行,一部分是經(jīng)過在軟裝培訓班短期的培訓后上崗。
二、很少有真正的設計人員,幾乎是對軟裝知識一知半解,靠本能做設計。三、有整體軟裝觀念及設計理念的軟裝公司數(shù)量太少,客戶要想遇見此類公司得碰運氣。



美化空間、解決硬裝遺留弊病、錦上添花、增加活性、提升空間內涵品質。
室內空間如果沒有裝飾品將是枯燥乏味和缺乏生機的,猶如僅有骨架沒有血肉的軀體一樣是不完善的空間。

軟裝設計的表現(xiàn)
咱們通過一些圖片觀察分析來簡單粗暴的給大家普及一下軟裝 “design”大概是由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
1. 第一眼感覺是什么?融合協(xié)調。
這個案例還是比較常見,家具和抱枕的顏色似乎就從畫里流淌出來的,視覺上的延伸感表現(xiàn)很棒。那么在軟裝思維里,我們是該先選家具還是先選畫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值得甲方大大思考、自行斟酌。另外我們第一眼就看到了畫作,此畫作屬于單幅主體陳列的形式,作為視覺的焦點,可討論的話題,空間的主角,表現(xiàn)上主次顯而易見。
這幅畫作的背景為白色,不但從視覺效果上降低了整面黑色石材的壓抑感,而且又同白色地面起到了呼應作用,最考究的是這幅畫的內容,大面積的白底上面黑色斑駁感和墻面大面積石材中零星出現(xiàn)的白色石材紋理鏡像呼應,可以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的味道十足。點睛之筆是那一點點暈染的黃色給冰冷的空間增添了一絲溫暖。

2. 非常明顯的線條設計手法,點、線、面、體的使用妙到毫巔。
線條描繪的框架感融合了虛實,考慮了建筑把光線及光線引發(fā)的形態(tài)都計算了進去。硬裝空間的配合給軟裝基礎留了非常大的空間,先軟裝先硬裝?還是同時思考?框架式的家具選擇和頂面垂下來的黑色細框架體積感相協(xié)調,甚至連地磚的縫隙和空間的框架也如此協(xié)調。
窗前的小雕塑提升了整個環(huán)境的藝術氣息,手的指引是想和我們說窗外另有故事。長方形的實體在視覺效果上本應是厚重但是顏色選擇使得表現(xiàn)非常的內斂,用“藏”的手法反襯“顯”的存在,這個方體宛如那個墻面開窗所挖下來的一個方體,正好放在這個位置作為雕塑的底座,仿佛隨時可以拼回去的感覺。
3. 這個餐廳整體的考究度非常全面,從畫作——家具——地毯——擺件都是設計的結果,內涵深遠到細微之處。家具和畫作的互動關系非常明顯,顏色、材質、形狀同步互動,甚至椅背不規(guī)則的條紋隱約和畫中牛毛都在互動,這種互動感是設計里不可多得的優(yōu)越表現(xiàn)力。
地毯上時斷時續(xù)的黑色格子即形狀上的互動,以及顏色上的搭配,讓深色家具在視覺上顯得不那么沉重,當然金屬框架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面積使用的方體和圓形桌子的搭配是否顯得圓桌有些孤單?答案是并不。
畫作下方的圓筒狀白瓷花瓶和橢圓形植物葉子都在和空間的圓桌對話,除此之外大家找找燈的位置,是不是一眼不容易發(fā)現(xiàn)?團型的燈具以藏的手法和空間中的搭配可謂是“機關算盡”。形態(tài)上,和圓桌進行了搭配。顏色上,和白色的墻面、畫作的留白、花瓶、果盤、地毯、進行搭配。樣式上,為歐式樣式又和空間的硬裝線條進行了搭配,無處不搭配、無處不設計。
那么這里請認真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房子,你先定什么?
4. 自然景觀非常棒的空間,室內家具是主角嗎?顯然不是。是否在設計中都需要特立獨行的家具來搶室外主角的風采呢?該案例在設計上的取舍非常明顯,尊重自然,考慮環(huán)境,當你擁有這么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時候,請忍一忍,室內設計師該適度放棄對室內裝飾的表達,能收才有放。當然這個意思不是說不要設計,完全相反,設計難度其實更高。整個項目的表達要精準,處理手法要老道,不然做作的感覺會比較明顯,家具不足為奇,顏色深淺搭配自是簡單,思考深度是能否由“藏、虛、輕、借”的手法來表達。
以本案為例,是否注意到借景已經(jīng)借到了你看不到有一棵植物其實是室內的,選的這一株馬醉木剛好和外部的植物是相同的枝葉,和近景的繡球又有了高低錯落的逐步引入。窗簾作為唯一能把空間上下拉通的元素,選用了中性色調。這么大幅的窗簾能使褶皺均勻是用什么技術支持?答案是蛇形軌專業(yè)五金。半空中懸掛著一個那么大體量的燈,卻居然不是我們一開始就注意到的,利用藏的手法處理恰到好處,值得一提的是燈具的樣式形態(tài)和外部植被的葉子形態(tài)相似,內外的形體互動搭配也是心思巧妙之處?!安?、虛、輕、借”一語道破。大型燈具以“藏”的形式向下拉空間,馬醉木的“借”向上把空間挺起,空間整體沒有斷層。白天到夜晚呢?這個場景夜晚什么效果呢?夜晚來臨,主燈點亮由藏變顯,空間主角進行切換,展示型足夠強的燈飾效果不僅是為了照明。這種思考非專業(yè)而不能。
5. 背景色和主體色是以黑白為主的一個餐廳,連續(xù)的窗框從結構上已經(jīng)強調了我們該做什么樣的設計最為恰當。我們看到的是七個窗戶嗎?是也非也,簡直是七幅城市景觀畫作,這樣的建筑結構硬裝需要做什么了不得的設計嗎?不需要了,軟裝搭配才是尤為重要。桌椅的形態(tài)沿用了窗的框架感,地面的地毯顏色采用了墻面顏色,而地毯的形狀無時無刻不在強調空間的美感,金屬燈具黑中帶一點沙金色和椅子的顏色一起擺脫有些凝固的空間。窗紗的選擇是最厲害的,這種空間不需要厚重的窗簾,絕對減法處理,第一首選用輕快的窗紗(這種考慮絕對要在硬裝之前進行)。S型的窗簾剛好解決了空間的刻板,蛇形簾加隱藏式軌道將空間效果推向了頂峰。
6. 極致的黑白配,這種效果喜歡的人不多,不過我們只學術分析,有特點的好理解,好學習。黑白配就不說了,歐式的線條基裝已經(jīng)被墻面吃進去了“不顯” , 深色的家具 體量、數(shù)量、面積、都特別重,但是良好的采光使得空間沒有特別壓抑,為了使空間平衡,窗戶框內設計黑色羅馬簾。
重頭戲是靠墻的三個黑色方體,兩個音響一個雕塑底座,猩猩頭的雕塑“藏”進了墻體的感覺,底座卻以“顯”的形式和兩邊的音箱組成了平衡因素,主體表達收放自如。圖中主沙發(fā)邊上的落地燈(名為支形燈)和茶幾上的插花同時具有“支”的感覺,打破了空間的沉悶。最后才注意到主沙發(fā)后面的鏡片屏風,形式上用了中式屏風的元素,材質用了鏡片來提升空間的明亮感,仿佛和陣列的窗子形成了建筑條件的支撐。高度、形式、材質,空間的高低錯落無一不精彩。留一道思考題,這是什么風格?
7. 這是一個色彩濃郁且充滿浪漫氣息的餐廳空間,經(jīng)過前面六個案例,看圖的角度方式是不是已經(jīng)有所改變,是的話恭喜你已經(jīng)慢慢具備專業(yè)思維了,分析案例不是看“圖片”而是看“設計”。這個空間是以紅色為主體,多幅組畫的黑白是和墻面的白、家具的黑進行互動,當然少不了那幅黑紅的兩幅組畫來平衡,這幅組畫又將黑色的餐椅框架紅色的餐椅坐墊以及地毯包含了進去。是不是很強烈的融合感。色彩運用比較大膽,金屬吊燈(名為燈籠燈)“虛空”格子框架感和餐椅的形體框架在同步互動,顏色和墻面多幅組畫的邊框進行搭配并不孤單,這些已經(jīng)屬于比較容易分析的地方。但------精彩之處在于這種“虛空”和多幅陳列畫作的陳列方式都在“虛空”呼應,和空間所有東西都在進行“虛空”的對話。那么接下來我們想想落地的事。畫作就有兩種不同的組畫,顏色形式都要考慮,光陳列也夠作業(yè)一陣子了,墻面框架里粉色底的墻紙是先選還是后選?餐椅的紅和地毯搭配就算相對容易實現(xiàn)點,不過要考慮形式的框架和畫作的排列以及考慮燈具的形式、顏色等,每多考慮一個內容難度就成幾何倍增加了。這些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甲乙雙方的溝通,以及正確的闡述設計理念,更尤為重要的是信任和默契。

總體來說,設計就需要考慮更多,沒有前瞻性是不容易把設計做好的??紤]需全面、把控需精準,地毯考慮了要考慮茶幾,要考慮窗簾,要考慮床品,要考慮餐飾,要考慮燈,要考慮植物。還要考慮這些產(chǎn)品的質感,形體,色彩關聯(lián)相互搭配是否得當,是否解決了問題。退一步說設計人員應該對作品有深刻的認知,“好在哪里?美在何處?不足之處?改進之道?”(引用老師常說的一句話)。當然大家都知道我是做全案設計的,不是專做軟裝的,我自己對設計的看法比較簡單。設計就是設計,不分軟硬裝,都是設計師應該考慮的,也是必須全部做好的,這個才是設計。設計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無需分軟裝硬裝,哪個地方薄弱就補充哪里的知識,設計就是要不斷學習,有弱點不可怕。放任不管才是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停滯不前的原因。

軟裝互動小游戲
后面放些圖片給沒過癮的朋友看看自己分析一下,當個小游戲也是疫情下的消遣,也正是因為這次疫情給了我一些時間來做這些事情,感謝大家閱讀至此。

8. 簡直是空間平衡之最,和圖一的對稱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但又表達了對稱。

9. 藏顯與自然,設計的重點應該是什么?

10. 空間的主角是誰?作用又是什么?

11. 色彩運用,特別注意椅子的形態(tài)和靠墻幾(新名詞)

12. 互動搭配的方式,注意茶幾為何架空,那本黃色外殼的書籍放的極其巧妙。

13. 猜猜空間的整體家具布局,形式上以何為主?

14. 絕對對稱的穩(wěn)定感,是誰擺脫了呆板?

15. “疏密” “藏顯”表達的內涵在哪里?
裝修界有句話叫:三分硬裝,七分軟裝。
由此可見軟裝對于家裝的重要性,
要想將軟裝將家居達到理想的效果,
可不是隨心所欲搭配就能成功的,
你對軟裝搭配有什么心得
或者對上面的案例有什么見解,
歡迎在下方給我們留言。